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网站!
所内新闻
首页 > 所内动态 >所内新闻
保护地方稻种多样性 助推可持续利用发展
作者:王斌2022年03月16日点击数:9062

   玉溪市元江县独特的垂直气候孕育了丰富的多样的农作物资源,也是水稻地方品种规模化种植区,为了进一步深入了解元江县地方古老稻种的品种类型、历史演化及其相关的梯田哈尼文化,更好的保护和利用当地生物多样性。2022年3月7日至9日,中国起源作物基因多样性的农场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项目云南团队到该县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实地调研。

   3月7日,项目团队首先组织召开了“中国起源作物基因多样性的农场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项目2022年度工作计划及实地调研交流会。会议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戴陆园主持,县政府四级调研员周刚,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徐建国、副局长白德章,省农科院科研处副处长杨雅云,县农业环境保护和农村能源工作站站长刘彦红以及生物所云南及周边作物种质资源评价团队成员等1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上,与会领导和专家紧紧围绕2022年度“元江水稻地方品种农场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项目,就如何具体推进落实进行了深入交流。其中,县相关部门分别介绍了元江县当下的农业生产情况、蚂蚱谷和红河紫谷两地方水稻品种保护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戴陆园副院长指出,大家要团结协作群策群力,比如政府部门发挥积极导向作用、农科院提供有力科技支撑和当地民俗文化挖掘及宣传推广、相关部门协同企业合作社等实施主体有力作为;大家还要聚焦主题突出实效,比如不断用好《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哈尼云海梯田保护办法》,积极抢抓打造“元江模式”保护地方品种重点工作机遇,不断提升地方品种保护利用效益的意愿,切实形成保护—利用—发展良性循环,推动保护利用和市场需求有机结合并协同发展;杨雅云副处长就水稻地方品种的相关技术评估内容及实施计划做了具体讲解,提出将围绕建立水稻品种技术示范区、提纯复壮地方品种、水稻产品开发、品质测定与挖掘、合作社等市场主体培训以及地方经济文化社会状况调查等开展工作。与会人员特别是县相关部门均表态,做好支持并积极配合,共同推进以突出实效。


 (中国起源作物基因多样性的农场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项目2022年工作计划调研座谈会)

   3月8日至9日,戴陆园副院长团队一行在元江县副县长刘梦萍和元江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白德章、羊街乡乡长杨雄太、副乡长李琴芳等陪同下,深入李来吉合作社稻米生产包装车间,就地方品种种植、收购的情况,摸清地方品种在合作社收购、销售所占比重等问题,展开了座谈式调研,了解到地方品种稻与普通品种稻种植的亩产及收益差异,特别对于地方品种稻绿色有机且营养价值高、成品效益高但亩产较低、种植难度大还支出成本高等问题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掌握,从而更加增强了解决水稻品种提质增效的关键技术是有效保护利用地方稻的最好途径的信念和决心。大家还专门到国家级棕扇舞非遗传承人龙正福、当地种植地方品种较早的农户胡阿瑶(原羊街乡村支书)家中座谈、还与元江县文化馆馆长刘鑫进行了座谈,通过座谈,真正收到了四个实效,一是切实增进了省农科院和当地有关部门的沟通交流;二是为团队成员下步深入挖掘当地民俗文化做了良好的示范;三是进一步增强了团队成员开展工作的信心和力量;四是及时掌握了有关地方品种的种植、哈尼族文化相关的第一手资料。

(到国家级棕扇舞非遗传承人龙正福家中座谈


(到当地种植地方品种较长的农户胡阿瑶家中座谈

   元江地方品种稻因气候生态环境独特,在中国栽培稻的起源演化研究上具有重要的地位,经过多年驯化和栽培,元江县形成了规模化的地方品种水稻种植,为水稻基因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基因库。通过本次实地调研,收集到了1978年和2020年地方农业种植及经济、文化社会相关的统计资料,以及与元江哈尼梯田及地方品种演变发展的密切相关的文字记载资料,为2022年项目工作的推进开启了良好的开端,为进一步提高对云南省重要地方稻种的基因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推动相关政策落地和制度建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院将积极推动作物地方品种多样性保护纳入到社会经济宏观发展进程,通过加强政策环境和长期激励机制的发展与展示,生物多样性参与式保护,实现中国起源全球重要农业和粮食作物地方品种农场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主流化。

   元江县副县长刘梦萍,元江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徐建国、副局长白德章,羊街乡乡长杨雄太、副乡长李琴芳等相关领导陪同开展了此次调研。(审核:陈佳)

微信二维码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滇ICP备13000754号-1